💰欢迎进入🎲k体育足球直播✅福安斗面村:涵养文明之风绘就幸福底色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8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东南网10月18日报道(本网记者 陈玲汇)金灿灿的农田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街道直通村落,古朴简约的建筑错落有致,公益宣传随处可见......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村民和睦相处、幸福满满。
自启动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以来,斗面村充分发挥苏区红色文化和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颜值”提升有“成色”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美了“颜值”,更是提了“气质”。
斗面村全貌。王锋 摄
斗面村以打造“和美乡村”新乡村为目标,扎实开展环境整治、立面改造、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改水改厕等项目。修建垃圾处理池,铺设污水管网,进行村庄绿化、亮化等工作,结合“爱我福安、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努力打造集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为一体的和美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溪柄镇 供图
“过去这一片杂草丛生地,现在成了景区。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心情舒畅了,各种文化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谈及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很开心。
斗面村积极推进实施柏柱洋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升工程,修缮四座革命旧址,新建宣传文化党建宣传栏,旅游停车场、红军井广场、旅游公厕、鼓润园生态警示教育基地,拓宽改造环村路、红领巾水库和纪念碑旅游观光回路等,完成闽东苏区纪念馆陈列布展改造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等4个旧址修缮工程;重点改造苏区街和村入口以及以红领巾水库为核心的水利风景区。
如今,乡村“颜值”提升,“内涵”日益丰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美丽乡村更加宜业宜居。
幸福生活有“底色”
有文化滋养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斗面村全景。溪柄镇 供图
走进斗面村,开放式的农家书屋里气氛热烈、书香四溢,一群年轻人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分享读书心得,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交流会在这里拉开序幕。
斗面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发挥“斗面红”宣讲队、科普与科技、文化文艺服务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每年不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走访慰问、健康义诊、移风易俗、美化家园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达30余场。
送春联活动。溪柄镇 供图
斗面村还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以“我们的节日”活动为契机,举办“斗面有请·一台戏”“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柏柱洋红色文化旅游周”“新春送福联”春联赠送活动、“悦己·阅己·越己”青年读书分享会、书画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为村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乡土文化有“特色”
乡土文化是传承和弘扬的深厚载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日,福安市家庭教育刘新惠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刘新惠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段追寻红色记忆的心灵之旅。
同学们换上军服,戴上军帽,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唱红歌……沿着革命旧址,同学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驻足观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历史场景,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岁月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柏柱洋红色文化旅游周。溪柄镇 供图
“先辈们用艰苦斗争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参加完这次活动,同学们深受触动。
红色传承—斗面村。李岳峰 摄
近年来,斗面村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挖掘红色文化,探索“红色+旅游”“党建+旅游”的发展模式,开展了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唱红歌、红色文化旅游周等活动,让宗族祠堂、名人故居、古建筑等乡土文化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