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官方正版✅奔向幸福丨牢记嘱托 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8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十年间,八闽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10月14日,《福建日报》推出重磅文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奔向幸福》,来看摘选——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牢记“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的殷殷嘱托,八闽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握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创新不问“出身”,锻造高质量发展之“核”——
“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福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主体活力迸发。白羽肉鸡突破国外育种技术封锁,从“0到1”的种业翻身仗振奋人心;一颗小小圆珠笔头,让“笔尖钢之问”在福建有了答案……随着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福建企业勇闯创新“无人区”,一项项“硬核”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应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居全国第三。
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建立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机制,深入推行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赛马”等攻关机制,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社会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十年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6300亿元,7家省创新实验室突破核心技术150项。
创新力量更加坚实。全方位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福厦人才集聚平台,柔性引才政策不断加码,科技特派员覆盖“三产”……念好知、举、用、待、育“人才经”,创新生力军逐渐发展壮大。
今年9月,福建组建省委科技委,吹响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号角。创新,按下了加速键。
弘扬“晋江经验”,壮大高质量发展之“基”——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之一。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传承弘扬“晋江经验”,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
一块玻璃光芒万丈,福耀集团成为全国第一、世界顶尖汽车玻璃制造商,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一块来自福建;一块电池动力十足,宁德时代领航全球动力电池;一双鞋科技感满满,安踏集团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60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福建企业家心无旁骛做实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阔步登上世界舞台。
根基之稳,离不开土壤之沃。
连续多年,福建每年新春“第一会”,都是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座谈会。聚焦优化职能和提升服务,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政企同心、共谋发展,新春“第一会”在全省各级全面推开。
去年,福建率先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制定出台“1+N”政策措施,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683亿元,行政服务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7%。
2023年,全省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高于全省规上工业0.2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8.1%,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插上高质量发展之“翼”——
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是福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优势所在。
以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系统部署。以“数”赋能,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占比居全国第三位;向“新”而行,2023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28.3%,提高3.4个百分点,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以“智”致远,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正积蓄强大发展势能。
以县域重点产业链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为关键支撑。去年,福建发布全国首份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全省83个县(市、区)积极行动起来,以此为重要抓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福建坚持把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力争今年新增1000家以上。
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要保障。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去年全省26个试点园区新增标准化厂房超500万平方米,4个园区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建成省、市两级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政府部门间、政企间数据壁垒进一步打破……
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高效流转,助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